南充商行的农村经营之道
2011-08-29 05: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年8月29日)
面对广袤的农村市场,如何在这个拥有巨大成长空间的领域开展业务,作为中国第一位村镇银行行长,现任四川省南充市商业银行行长助理的唐伦比常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近日,唐伦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之道。
村镇银行低风险运营
农村地区人口分散、贷款成本高、农民缺少抵押物等不再是南充商行的难题。
当问及村镇银行经营的困难时,记者原以为唐伦会将农村地区人口分散、贷款成本高、农民缺少抵押物等已在新闻媒体上多次出现的困难和盘托出,没想到这些所谓的困难已被这位中国首位村镇银行行长一一化解。
“是否放贷不能靠财务数据。”唐伦曾在不同场合亮出他的观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将这个观点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在农村经营无论是农户还是小企业都不会有可供参考的财务数据,因此依靠财务数据发放贷款的传统做法在现实的农村也没有任何意义,依靠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人发放贷款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更知道哪些贷款能放,哪些不能放。
在担任南充商行发起成立的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行长后,唐伦引入联络员制度,将农村地区以片为单位,选取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联络员,比如将农村党支部书记、退休在农村居住的公务员、教师选聘为联络员,由于这些人熟悉当地人的情况,又有一定声望,因此联络员的推荐成为是否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近年来,他又将联络员的职能扩大到代催贷款、代理组织存款等领域,使村镇银行在网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将服务面覆盖的更广。
截至目前,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16%,这个数字在农村做小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偏低,对此唐伦表示,在贷款方面把好准入关的同时加强贷后管理,及时掌握贷款农户的动向,保持信息对称是很重要的。
与农村合作组织合作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法。唐伦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农村地区一直有的资金互助社,这类组织通常会有几十万元资金可以向本地农民发放贷款,但由于资金有限又受相关法规限制,往往只能给农民提供最高5000元贷款,因此村镇银行可以通过与这类组织合作,向其批发资金或联合发放贷款并委托代管,从而一定程序上降低村镇银行的风险。
批量做农户小额贷款是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农村降低贷款成本的又一法宝,把零售业务批量来做可以相对降低成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抓住机遇,新农村建设推动到哪个村,就把小额贷款推到哪个村,这些村民有需要,就可以为他们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