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什么是校园网贷
校园网络贷款,即企业通过建立网络借款平台,利用大学生群体收入低、消费高、信誉强并且有以父母为代表的“第二还款源”的特点,开展相关“大学生网络信贷”的金融信贷服务,特别针对在读大专、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发放的学生贷款产品。
通常认为,比较正规的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
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等。
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不良校园贷”
主要指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不良校园贷大多具有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像滚雪球一样使原本的千元贷款滚成万元乃至数十万欠款。不良校园贷通过低门槛借贷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不注重贷款人信息保护,甚至以威胁、骚扰、公布裸照等违法方式催还贷款,引发了大学生出走、自杀等极端现象,给高校和大学生本人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校园网贷诈骗套路知多少
(一)以好处为诱饵,引诱贷款
诈骗分子在大学校园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以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事后给大学生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现金作为“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自己来还,与帮其贷款的大学生毫无关系,然而一旦贷款成功,便人间蒸发。
(二) 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
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三)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
诈骗分子还会先通过各种手段,如制作虚假贷款申请表获得大学生手机暂时使用权、银行卡以及个人信息,将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支付宝等绑定后再交还学生,并以该大学生名义在网贷平台多次办理大学生贷款,时刻关注到账信息,一旦到账迅速转移,随后销声匿迹。
(四)谎称“黑户”漏洞,套现分红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大学生分期贷款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后再低价出售,套现后诈骗分子成功“分红”,事后贷款平台催大学生还款时,“大忽悠”已不知去向。
(五)额度小,期限短
“额度小” 是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借款需求;“期限短” 是为了间接提高贷款利息, 而且短期的总利息看起来不会很高, 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六)采用“砍头息”
给借款人发放借款时,贷款公司(或贷款平台)会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是“砍头息”。
(七) 还不起款,给你介绍还款路径
这意味着借款人将签下更高额的欠款合同,易引发“连环贷”。不少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后,拆东墙补西墙、利滚利,借款人的债务就越滚越高,后患无穷。
(八) 规避法律风险做假流水
由于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为了规避这一风险,一些贷款公司先将承诺的款项打入借款人的账户, 然后让借款人取出来,再从中取走一部分钱,所以,最后借款人拿到手的钱并没有承诺的那么多,但实际还款金额却是承诺的借款数额。
(九)贷款合同免责条款无本万利
一些校园贷款平台的服务协议里,都有免责条款,其中明确有些情况是网贷平台不承担责任也不赔偿的。在实际操作中,网贷平台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免责条款不承担应承担的责任。
不良校园网贷防范
(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虚荣,不攀比,良性消费,防止冲动消费。
主动对校园网贷做一个充分的了解,并且知道利息是如何收取的。还要合理规划自己的日常消费,量入而出,理性消费,切忌攀比消费,各类电子产品不需要高大全,够用就行。
(二)坚决不做卡奴、贷奴
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尽量不分期购物,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三)平时可参加勤工俭学缓解压力
节流的同时还需要开源,在大学里有很多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可以在平时多参加一些兼职,不仅能得到一定的工资收入改善生活,还能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当然在兼职的过程中一定要防止上当受骗。
(四)大学生应注意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管理,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以免被有心人用作其他用途。
(五)强化法律意识,知道什么行为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假如进行了校园贷,自己的权益却被侵害,应如何维权。
(六)不参与校园网贷行为
不在校园内宣传网贷,不做网贷代理人或中介,不向同学介绍网贷经历或网贷路径,更不能直接开展网贷业务。
(七)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八)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九)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更不要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替他人贷款,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或还款责任。
(十)法律是道红线也是一道护身符。作为大学生不要参与不良校园网贷,不做网贷代理,不宣传网贷,不触碰法律这条红线;如果深陷网贷陷阱,一定要寻求警方的帮助,寻求法律的保护,不可走向极端。
附件下载: